尿毒症昏迷常见由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水钠代谢紊乱、严重高钾血症、尿毒症脑病、药物或毒物中毒等引起。
1.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时,肾脏排泄酸性代谢产物能力下降,体内酸性物质蓄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当酸中毒严重时,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出现乏力、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
2. 水钠代谢紊乱:肾脏对水钠的调节功能在尿毒症时受损。若摄入过多水分或排水减少,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进而影响大脑功能,引发昏迷;反之,若过度利尿或摄入不足,可导致脱水、低血容量,引起脑灌注不足,也可能导致昏迷。
3. 严重高钾血症:尿毒症患者肾脏排钾功能减退,若摄入过多含钾食物、药物,或存在组织损伤、感染等情况,可使血钾迅速升高。高钾血症可抑制心肌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心律失常、肌无力,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和大脑功能,引发昏迷甚至心脏骤停。
4. 尿毒症脑病:长期的尿毒症状态可使体内毒素蓄积,影响大脑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这些毒素可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代谢,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出现认知障碍、精神症状,严重时可陷入昏迷。
5. 药物或毒物中毒: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差,对药物和毒物的代谢、排泄能力减弱。若误服或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抗生素等,或接触有毒物质,可在体内蓄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昏迷。
尿毒症患者日常要严格控制饮食,遵循低盐、低钾、低磷、优质低蛋白原则,避免摄入过多水分。按医嘱规律透析,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谨慎用药,避免自行服用不明药物,防止药物或毒物中毒,以降低昏迷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