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配方有维甲酸类、抗生素类、抗雄激素类、糖皮质激素类、中药等。
1. 维甲酸类:通过调节毛囊皮脂腺上皮细胞的分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常用药物有外用的维甲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口服的异维A酸胶囊等。但使用时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不良反应。
2. 抗生素类: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繁殖。外用的有甲硝唑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口服的有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胶囊等。不过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
3. 抗雄激素类:能减少雄激素前体生成或作用于皮肤内雄激素代谢酶和受体,减少或拮抗雄激素活性作用,从而减少皮脂腺分泌皮脂,达到改善寻常痤疮的目的。如螺内酯片,可能会有一些内分泌相关的副作用。
4. 糖皮质激素类:用于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等严重类型。可迅速减轻炎症,但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否则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一般采用局部注射或短期口服。
5. 中药:一些中药方剂或单味中药也可用于痤疮治疗。如枇杷清肺饮可清泻肺胃湿热,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等功效。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副作用相对较小,但疗效可能相对较慢。
治疗痤疮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选择合适配方。同时,日常要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熬夜,保持饮食清淡,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若痤疮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