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断对乳胶过敏可从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眼部症状、胃肠道症状、全身性症状等方面入手。
1. 皮肤症状:接触乳胶制品后,皮肤会迅速出现反应,如红斑、瘙痒,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严重时会发展为皮疹、水疱,甚至出现皮肤糜烂、渗出液体等情况,常见于手部、腕部等直接接触部位。
2. 呼吸道症状:吸入乳胶微粒后,呼吸道会受到刺激,引发咳嗽、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着过敏反应加重,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对生活和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3. 眼部症状:眼部接触乳胶后,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如眼痒、眼红,还可能伴有流泪、畏光等症状,影响眼部正常功能和日常生活。
4. 胃肠道症状:食用含有乳胶成分的食物或接触相关物质后,胃肠道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等,影响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
5. 全身性症状:严重的乳胶过敏可能引发全身性症状,如头晕、乏力,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若怀疑对乳胶过敏,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含乳胶的物品,如乳胶手套、气球等。同时,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切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