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盆腔炎涉及中药内服、中药灌肠、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等。
1. 中药内服:依据中医辩证论治原则,针对不同证型选用相应方剂。如湿热瘀结型,常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之方调理;气滞血瘀型,则运用理气行滞、化瘀止痛之药,通过调节人体整体气血和脏腑功能,消除炎症,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等症状。
2. 中药灌肠:将特制中药液经肛门灌入直肠,使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盆腔,药物利用率高,能快速缓解盆腔炎症,减轻组织充血、水肿,促进炎症吸收消散。
3. 中药外敷:把中药制成膏剂、散剂等,敷于下腹部神阙、关元等穴位,借助药物渗透和穴位刺激双重作用,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改善盆腔内环境。
4. 针灸: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通过针刺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盆腔炎引发的疼痛、坠胀等不适。
5. 推拿:专业手法对腰骶部、腹部等部位进行推拿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组织,减轻肌肉紧张,改善盆腔组织营养状态,辅助治疗盆腔炎。
治疗盆腔炎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用药、进行相关治疗操作,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