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地屈孕酮后内膜大量脱落可能由药物正常作用、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情况引起。
1. 药物正常作用:地屈孕酮是孕激素,服用后可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停药后会出现撤退性出血,类似月经,内膜会随之脱落,这是药物发挥正常功效的表现,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观察出血量和出血时间,若在正常范围内,待出血结束即可。
2. 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长期受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导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服用地屈孕酮后,内膜在药物作用下大量脱落。可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进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增生性质,后续可能需调整激素治疗方案。
3. 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质地变脆。服用地屈孕酮后,内膜容易脱落且量较大。需积极抗炎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按疗程规范用药,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
4. 子宫内膜息肉:息肉附着于子宫内膜,服用地屈孕酮后,内膜的变化可能导致息肉与内膜连接部位松动,引发内膜和息肉一起大量脱落。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息肉,术后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理和复查。
5. 子宫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影响子宫内膜正常结构。服用地屈孕酮后,内膜脱落受肌瘤影响出现异常大量情况。根据肌瘤大小、症状等,可选择手术切除肌瘤,恢复子宫正常结构。
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