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通常需要化验血常规。感冒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通过血常规检查,能了解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比例,辅助判断感染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血常规检查对感冒诊断意义重大。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与病毒感染有关。明确感染类型后,医生可精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比如病毒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无效,若盲目使用,不仅无法缓解病情,还可能带来不良反应。
血常规检查还能反映身体其他状况,如是否存在贫血等,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身体情况。而且,动态监测血常规指标变化,可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感冒后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恢复。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再次着凉加重病情。若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