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等。
1. 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多见于儿童。结核菌在肺部形成原发病灶,可通过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X线表现为哑铃状阴影。
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也可因结核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起病急,有高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X线可见两肺广泛分布的粟粒状阴影;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症状相对较轻,X线表现为大小不等、新旧不一的病灶。
3. 继发型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等。多由内源性复发引起,也可因外源性再感染所致。症状多样,X线表现复杂。
4.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菌感染胸膜引起,可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痛,渗出性胸膜炎有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胸腔积液较多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5. 其他肺外结核:结核菌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如骨关节结核、肾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不同部位的肺外结核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若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肺结核后,务必严格遵医嘱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防止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