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嗅觉味觉减退、乏力、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是常见的感冒后遗症。
1. 咳嗽:感冒痊愈后,呼吸道黏膜可能仍处于敏感状态,炎症虽有所消退,但气道反应性增高,受到轻微刺激,如冷空气、灰尘等,就容易引发咳嗽,且这种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2. 嗅觉味觉减退:病毒感染可能影响到嗅觉和味觉神经,导致嗅觉和味觉功能出现障碍。嗅觉减退表现为对各种气味的感知能力下降,味觉减退则可能使酸甜苦辣等味道的分辨变得不清晰,一般随着身体恢复可逐渐改善。
3. 乏力:感冒期间身体消耗大量能量来对抗病毒,病愈后身体机能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同时,免疫系统在与病毒战斗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可能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导致乏力感,通常适当休息、补充营养后可缓解。
4. 心肌炎:少数情况下,病毒可能侵犯心肌,引发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心脏功能,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并注意休息调养。
5. 肾小球肾炎:极个别案例中,感冒病毒感染后,身体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可能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炎症反应,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需专业治疗干预。
感冒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恢复。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若出现上述后遗症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