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包含急性起病、氧合指数、胸部影像学、肺动脉楔压、排除其他疾病等。
1. 急性起病:通常在直接或间接肺损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可出现呼吸功能急剧恶化,这一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急性肺损伤,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2. 氧合指数:氧合指数PaO₂/FiO₂≤300mmHg 是重要诊断指标。该数值反映了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的效率,其降低表明气体交换存在障碍,提示肺损伤影响了正常的氧合功能。
3. 胸部影像学:胸部 X 线或 CT 表现为双侧肺野浸润影,可呈斑片状、弥漫性等多种形态,提示肺部存在广泛的渗出性病变,这是急性肺损伤在影像学上的典型特征。
4. 肺动脉楔压:肺动脉楔压PAWP≤18mmHg,此指标用于排除心源性肺水肿导致的呼吸困难,若 PAWP 正常,可支持急性肺损伤的诊断。
5. 排除其他疾病:需排除心源性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其他可导致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导致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等。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