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诊断方法有症状评估、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等。
1. 症状评估:患者常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休克等表现,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症状特点、发作时间等进行初步判断。
2. 血液检查:主要检测血浆D-二聚体,若其水平正常,可基本排除急性肺栓塞,但升高时不能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判断。
3. 心电图检查:部分患者心电图会出现非特异性改变,如SⅠQⅢTⅢ等,对提示肺栓塞有一定意义,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4. 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CT肺动脉造影、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等。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肺动脉内的栓子;磁共振肺动脉造影对诊断也有较大价值。
5.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因多数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若发现血栓,对肺栓塞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肺栓塞,保持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若出现疑似肺栓塞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安排进行检查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