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毛霉菌病主要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毛霉菌孢子、接触污染物品、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影响、医源性操作等途径感染。
1. 吸入空气中的毛霉菌孢子:毛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孢子可悬浮在空气中。当人体吸入含有这些孢子的空气后,孢子可能在呼吸道内定植、繁殖,进而引发肺部感染,尤其是在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吸入孢子的风险更高。
2. 接触污染物品:接触被毛霉菌污染的物品,如土壤、腐烂的植物等,若这些污染物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也可能导致感染,之后病菌可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起肺毛霉菌病。
3.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当人体免疫功能因某些因素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等而降低时,机体对毛霉菌的抵抗力减弱,原本存在于体内或外界的毛霉菌容易大量繁殖,从而引发感染。
4. 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肺部功能和机体防御能力下降,为毛霉菌的入侵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感染肺毛霉菌病的几率。
5. 医源性操作:一些医疗操作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长期静脉置管等,破坏了人体正常的防御屏障,使毛霉菌更容易进入肺部,引发感染。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有基础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需严格遵循医嘱,积极控制病情,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