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分级主要有按动脉血气分析、发病急缓、发病机制等。
1. 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即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₂<60mmHg,PaCO₂降低或正常,主要因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₂<60mmHg,同时伴有PaCO₂>50mmHg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 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来肺功能正常,由于突发因素,如溺水、电击、创伤、药物中毒等,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等,造成呼吸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呼吸衰竭。
3. 按发病机制:分为通气性呼吸衰竭和换气性呼吸衰竭,也可分为泵衰竭和肺衰竭。通气性呼吸衰竭是因通气功能障碍引起,换气性呼吸衰竭是由于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泵衰竭主要是指呼吸驱动力不足如脑部疾病、药物中毒等抑制呼吸中枢或呼吸肌无力等引起的呼吸衰竭。肺衰竭是因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呼吸功能恢复。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病情加重风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饮食上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