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的诊断通常依据症状、病史、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
1. 症状:过敏性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之后发作或加重,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其重要临床特征。
2.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发作情况,是否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其他过敏性疾病史,家族中是否有过敏性疾病患者等,这些信息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3. 体格检查:发作时可闻及双肺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非发作期可无异常体征,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胸廓饱满等慢性改变。
4. 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通气功能检测可判断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反应性,若结果阳性有助于诊断;支气管舒张试验可评估气道阻塞的可逆性,阳性结果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 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明确患者对何种过敏原过敏,有助于避免接触过敏原,对诊断和后续治疗都有指导价值。
诊断过敏性哮喘后,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注意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同时,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