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咳嗽可能是天气炎热、过敏、呼吸道感染、空气干燥、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生活环境、远离过敏原、药物治疗等。
1. 天气炎热:夏季气温高,人体易出汗,水分流失快,呼吸道黏膜相对干燥,容易引发咳嗽。应尽量待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及时补充水分,可多喝温水、淡盐水等,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缓解咳嗽症状。
2. 过敏:夏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接触后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咳嗽。需明确过敏原并尽量远离,如外出时佩戴口罩。症状严重时,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抗过敏治疗。
3. 呼吸道感染:夏季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呼吸道感染而咳嗽。若为病毒感染,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咳嗽剧烈,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糖浆、氨溴索口服液、川贝枇杷膏等止咳化痰。细菌感染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4. 空气干燥:夏季室内外空气干燥,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在 40%-60%左右,有助于减轻呼吸道刺激,缓解咳嗽。
5. 气道高反应性:部分人呼吸道较为敏感,夏季气温变化等因素易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出现咳嗽。要注意避免冷热刺激,外出注意保暖。症状明显时,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夏季咳嗽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若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