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上疼痛可能由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膀胱结石、耻骨联合分离等原因引起。
1. 膀胱炎:多因细菌感染所致,如大肠埃希菌等。不洁性生活、局部卫生不良等易诱发。表现为耻骨上区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需增加水分摄入,通过多排尿冲刷尿道细菌,可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如喹诺酮类等。
2. 前列腺炎:常见于中青年男性,久坐、酗酒、长期憋尿等因素易引发。会出现耻骨上区隐痛、排尿异常等症状。应避免久坐,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可进行温水坐浴,必要时按医嘱使用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等。
3. 尿道炎: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性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有耻骨上区不适、尿道刺痒、尿痛等表现。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合适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
4. 膀胱结石:多因尿液中晶体沉积形成,与饮水过少、尿路梗阻等有关。会有耻骨上区疼痛,排尿时疼痛加剧,有时出现排尿中断。较小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可能需手术治疗。
5. 耻骨联合分离:常见于孕妇分娩时,因激素水平变化使耻骨联合周围韧带松弛,加上分娩时用力不当等导致。表现为耻骨上区疼痛,活动时加重。产后需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可使用骨盆矫正带辅助恢复。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久坐、憋尿,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多饮水。若耻骨上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