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腔卫生维护、洁治术、刮治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口腔卫生维护:通过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牙缝刷等方式,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和牙缝间的食物残渣与牙菌斑,减少细菌滋生。牙菌斑是引发牙周炎的重要因素,保持口腔清洁可降低细菌对牙周组织的刺激,从而缓解牙周炎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正确刷牙需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三分钟;牙线和牙缝刷可辅助清洁牙刷难以触及的部位。
2. 洁治术:利用超声波洁牙机等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牙菌斑。牙结石会不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导致牙周炎加重。洁治术能直接去除这些刺激源,减轻牙龈炎症,使牙龈恢复健康状态,改善牙周炎患者牙龈出血、红肿等症状,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
3. 刮治术:针对牙周袋较深、牙结石位置较深的情况,刮治术可深入牙周袋内,清除根面的牙结石、牙菌斑以及病变的牙骨质。这些深层的刺激物会阻碍牙周组织的愈合,刮治术能有效消除,平整根面,为牙周组织的再生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控制牙周炎的发展。
4.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碘甘油。甲硝唑片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牙周炎相关的厌氧菌生长;阿莫西林胶囊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辅助治疗牙周炎症;碘甘油能起到消炎、收敛的作用,可减轻牙龈炎症,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通过药物作用缓解牙周炎症状。
5.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牙周炎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如翻瓣术,通过翻开牙龈组织,直接清除深部的牙结石和病变组织,同时修整牙龈外形,改善牙周袋状况。手术能更彻底地解决牙周问题,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牙周炎治疗后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饮食上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减少对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损伤。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以便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牙周炎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