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内分泌和代谢改变等。
1. 遗传因素:遗传在湿疹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若家族中有患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成员,个体患湿疹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影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更易发生湿疹。
2. 免疫异常:免疫系统失衡是湿疹的关键成因,免疫细胞功能紊乱,过度活跃或调节异常,会错误地将自身皮肤组织识别为外来病原体进行攻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湿疹症状出现,同时免疫细胞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的损伤和瘙痒。
3.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可诱发或加重湿疹,如空气中的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接触后会触发免疫系统反应;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洗涤剂、某些衣物纤维等刺激皮肤,破坏皮肤屏障;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也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增加湿疹发病几率。
4.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正常皮肤屏障能阻止外界刺激物进入并保持皮肤水分,当皮肤屏障因各种原因受损,如过度清洁、皮肤干燥、摩擦等,水分流失增加,外界有害物质易侵入,引发皮肤炎症,进而导致湿疹发生。
5. 内分泌和代谢改变: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与湿疹发病相关,如孕期激素水平波动,可使皮肤敏感性增加,易出现湿疹;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代谢,也可能干扰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促使湿疹出现。
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选择温和的护肤品和衣物材质。同时,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若出现湿疹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