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重度脂肪肝,可按摩腹部、太冲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肝俞穴等部位。
1. 腹部:仰卧位,放松身体,以掌心围绕肚脐,按照顺时针方向轻柔打圈按摩,动作要缓慢、平稳,力度适中,每次按摩约10 - 15分钟,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利于脂肪代谢,减轻肝脏负担。
2.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太冲穴,力度由轻到重,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每侧穴位按摩3 - 5分钟,能疏肝理气,调节肝脏气血运行。
3.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持续10 - 15秒,然后松开,重复操作10 - 15次,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改善脂肪肝状况。
4.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左右两侧穴位各按摩3 - 5分钟,能促进肝脾肾三脏的气血运行,对肝脏的调养有积极作用。
5.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肝俞穴,力度适中,每次按摩5 - 10分钟,可起到养肝、疏肝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肝脏功能。
除按摩这些部位外,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与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同时要定期体检,关注肝脏健康状况,若有不适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