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判断是否骨折主要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特殊检查等。
中医判断是否骨折主要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特殊检查等。
1. 望诊:观察受伤部位有无肿胀,骨折后局部气血瘀滞,多会出现明显肿胀;查看有无畸形,骨折断端移位可导致肢体出现成角、缩短等畸形改变;还需留意皮肤情况,是否有破损、瘀斑等,开放性骨折可见皮肤破损,闭合性骨折周围皮肤可能有青紫瘀斑。
2. 闻诊:听患者受伤时有无异常响声,骨折发生瞬间,骨断端摩擦常产生清脆或沉闷的响声;同时听患者呼吸、声音等,了解整体身体状况辅助判断。
3. 问诊:询问受伤经过,如受伤时间、暴力方式、受伤时姿势等,不同受伤情况对判断骨折类型和部位有重要提示;了解疼痛情况,包括疼痛程度、性质、部位等,骨折处疼痛剧烈,多为刺痛、胀痛。
4. 切诊:通过触摸受伤部位,感受有无压痛,骨折断端处压痛明显;还能感知骨擦感,轻轻触摸或适当活动肢体时,若有骨折,可感觉到骨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的特殊感觉。
5. 特殊检查:中医也会借助一些传统手法辅助判断,如纵向叩击痛试验,沿肢体纵轴方向轻轻叩击,若骨折部位出现疼痛加剧,提示可能存在骨折。
日常生活中,若怀疑骨折,应避免随意搬动或活动受伤部位,防止加重损伤。及时前往医院,经专业医生详细检查诊断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切不可自行盲目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影响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