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容易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假性痛风、创伤性关节炎等混淆。
1.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多侵犯小关节,呈对称性,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为主,疼痛常为持续性,伴有晨僵,时间多超过1小时。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可呈阳性,而痛风多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剧烈,以单关节受累常见,血尿酸水平升高,两者在症状和检查指标上有明显差异。
2.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疼痛与活动有关,休息后缓解,关节可有骨质增生、畸形等表现。痛风发作急骤,疼痛程度重,且多在关节周围出现红肿热痛,与骨关节炎缓慢进展的特点不同。
3. 感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关节穿刺液可培养出病原菌。痛风虽也有关节红肿热痛,但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关节液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而非病原菌。
4. 假性痛风:假性痛风与痛风症状相似,但假性痛风是焦磷酸钙晶体沉积所致,X线可见关节软骨钙化,血尿酸正常,而痛风血尿酸升高,关节液检查晶体类型也不同。
5. 创伤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有明确的关节外伤史,疼痛与创伤部位相关,随活动量增加而加重。痛风多无明显外伤史,发作有其自身特点,与创伤性关节炎不难区分。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尿酸、关节超声等,以便明确诊断。同时,要注意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关节过度劳累和损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延误或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