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是脑部深穿支动脉闭塞后形成的微小梗死灶,其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也有多种。
一、腔隙性脑梗死的表现:
1. 纯运动性轻偏瘫: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及上下肢无力,程度相对较轻,不伴有感觉障碍、视野缺损等其他症状。
2. 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而无明显的运动障碍。
3.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除了有一侧肢体的轻度无力外,还会出现共济失调的表现,如走路不稳、精细动作不协调等。
4.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构音障碍表现,同时手部精细动作变差,如写字、系扣子等动作变得笨拙。
2.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改善脑循环药物:如丁苯酞等,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2. 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3.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定期到医院复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