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后遗症有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溃疡形成、肺栓塞等。
1. 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下肢淤积,导致下肢出现持续性肿胀。站立或行走时间过长时,肿胀会更加明显,休息和抬高患肢后,肿胀可稍有缓解,但难以完全消退。
2. 疼痛:血栓破坏静脉瓣膜,影响血液回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引起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可能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3. 皮肤色素沉着:长期的静脉高压使下肢皮肤营养障碍,红细胞渗出并破裂,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皮下,导致皮肤颜色逐渐加深,呈棕褐色或黑色,常见于小腿下段内侧。
4. 溃疡形成:在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等基础上,轻微的外伤或感染就可能引发溃疡。溃疡通常位于小腿下1/3内侧,经久不愈,创面可伴有渗液、异味,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5. 肺栓塞:少数情况下,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康复后要注意避免久站久坐,适当进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休息时抬高患肢。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