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类型有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新生儿斑痣等。
1. 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多发生于颜面部皮肤,呈鲜红或紫红色,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 海绵状血管瘤: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所组成,窦内充满血液,可以压缩,状如海绵。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颈部皮下,也可发生于肌肉、骨骼、内脏等部位。
3. 蔓状血管瘤: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多为静脉,也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肿瘤高起呈念珠状,表面皮温较高,有搏动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疼痛,影响肢体功能。
4. 混合型血管瘤: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血管瘤同时存在,以其中一种类型表现为主。通常在出生时即有,最初表现为草莓状血管瘤,随后范围扩大,侵入深部组织。
5. 新生儿斑痣:又称橙色斑,常见于前额、上眼睑、眉间、鼻周或颈颌部。为淡红色或橙色斑片,不高出皮肤表面,轻压即褪色,哭闹时颜色加深。一般在数月内自行消退。
血管瘤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护瘤体部位皮肤,避免摩擦、抓挠,防止破溃出血引发感染。穿着柔软舒适的衣物,减少对瘤体的刺激。定期进行检查,密切关注瘤体的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增大、疼痛、破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