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要和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等鉴别。
1. 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小腿伸侧,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大小不等,直径一般1~5cm,表面皮肤紧张发亮,有时伴有水肿,可有压痛。发病前常有发热、咽痛、关节痛等前驱症状,与血栓性静脉炎的条索状硬结等表现不同。
2. 硬红斑:多发生于小腿屈侧中下部,为暗红色结节,边界不清,可相互融合,局部有压痛,易破溃形成溃疡,愈合缓慢。常有结核病史或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与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变特点有明显差异。
3. 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皮损多形性,可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紫癜、水疱、血疱、溃疡等,常对称分布,好发于下肢及臀部。有明显的瘙痒或疼痛,与血栓性静脉炎以静脉条索状改变为主不同。
4. 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损害表现为沿小动脉分布的皮下结节,黄豆至蚕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有压痛,可伴有红斑、紫癜、网状青斑等。常累及多个系统,与血栓性静脉炎单纯的静脉病变有别。
5.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虽也有静脉炎表现,但具有游走性特点,在不同部位反复出现浅静脉炎症状,发作部位不定,而血栓性静脉炎一般病变部位相对固定。
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若出现皮肤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