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腹水治疗、内镜治疗、肝移植手术等。
1. 一般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身体较为虚弱,一般治疗十分关键。需保证充足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利于肝脏恢复。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肝脏修复提供营养支持。若有肝性脑病倾向,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病情。
2. 药物治疗: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复方鳖甲软肝片、水飞蓟宾胶囊。恩替卡韦分散片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伤;复方鳖甲软肝片能软坚散结、化瘀解毒,改善肝脏纤维化;水飞蓟宾胶囊可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
3. 腹水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常伴有腹水。限制钠、水摄入,减少腹水生成。合理使用利尿剂,促进水分排出。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输注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利于腹水消退。难治性腹水可采用腹腔穿刺放液等方法,缓解症状。
4. 内镜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易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可进行套扎术、硬化剂注射等治疗。套扎术通过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阻断血流,防止出血;硬化剂注射使曲张静脉内血栓形成,血管硬化闭塞,降低出血风险。
5. 肝移植手术:对于终末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将健康肝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替代已严重受损的肝脏,从根本上解决肝脏功能衰竭问题,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饮食上遵循医生建议,严格控制钠、水及蛋白质摄入。戒烟戒酒,减少对肝脏的刺激。按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腹水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