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质疏松的症状有骨骼疼痛、身高变矮、骨折、驼背、生长发育迟缓等。
1.骨骼疼痛:儿童骨质疏松时,常出现骨骼疼痛症状,多表现为全身性的隐痛,在活动或受力后疼痛可能会加剧,比如在跑跳、长时间行走后,疼痛感觉更为明显,且休息后疼痛缓解不显著,会影响儿童日常活动和睡眠质量。
2.身高变矮: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骼支撑能力下降,椎体容易受到压缩变形,进而使儿童身高出现变矮的情况,这一变化可能较为隐匿,容易被家长忽视。
3.骨折:骨质疏松使得骨骼强度减弱,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可能引发骨折,常见于摔倒、碰撞等情况,甚至有时在日常活动中也可能发生骨折,骨折部位愈合相对缓慢。
4.驼背:脊柱椎体因骨质疏松发生压缩性改变,导致脊柱生理曲度改变,逐渐出现驼背畸形,不仅影响儿童的外观形象,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心肺功能。
5.生长发育迟缓:骨质疏松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儿童生长速度减慢,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可能落后于同龄人,还可能伴有肌肉力量减弱等情况。
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钙、维生素D等对骨骼发育重要的营养物质,多让儿童进行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若发现儿童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