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有小疙瘩可能由外耳道疖肿、外耳道乳头状瘤、外耳道胆脂瘤、耳部湿疹、耳内皮脂腺囊肿等引起。
1. 外耳道疖肿: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细菌侵入感染所致。在疖肿未成熟时,可局部热敷或理疗,促使炎症消退;成熟后可切开排脓,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 外耳道乳头状瘤: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多与局部慢性刺激有关。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切除务必彻底,防止复发。
3.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形成的囊状结构。较小的胆脂瘤可在耳内镜下清理;较大且引起骨质破坏的,需手术治疗。
4. 耳部湿疹:可能与过敏、局部刺激等有关。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局部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等。
5. 耳内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阻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无法排出积聚形成。较小的囊肿可观察,较大或出现感染时需手术切除。
日常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频繁挖耳,减少耳部刺激。若发现耳部有异常小疙瘩,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