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疱疮和湿疹在病因、症状、发病部位、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
1. 病因: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皮肤和黏膜的角质形成细胞,导致细胞间连接破坏引起;湿疹病因复杂,常与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如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食物过敏等。
2. 症状:天疱疮典型症状为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疱壁薄且易破裂,形成糜烂面,尼氏征阳性;湿疹表现多样,急性期有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等,亚急性期以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
3. 发病部位:天疱疮可累及全身皮肤和黏膜,常见于口腔、胸背、头面等部位;湿疹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以四肢屈侧、手足、头面部等部位较为常见。
4. 治疗方式:天疱疮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控制免疫反应;湿疹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和分期选择不同药物,如急性期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用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同时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皮肤破损引发感染。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对于天疱疮患者,还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湿疹患者要注意观察诱发因素,尽量规避,以降低复发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