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打封闭针的危害有感染、局部组织萎缩、神经损伤、激素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
1. 感染:封闭针注射属于有创操作,若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细菌等病原体易侵入人体,引发局部感染,如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形成脓肿,影响骨质恢复,甚至导致全身性感染,威胁生命健康。
2. 局部组织萎缩:封闭针中的药物可能影响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长期或频繁注射,会使注射部位的肌肉、脂肪等组织出现萎缩,表现为局部皮肤凹陷、肌肉力量减弱,影响肢体正常功能和外观。
3. 神经损伤:在进行封闭针注射时,若操作不当,针头可能误刺到周围神经。神经受损后,会出现局部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症状,严重的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4. 激素不良反应:封闭针中常含有糖皮质激素,注射后可能引起一系列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如导致血糖升高,影响糖代谢;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压上升;还可能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长期使用还可能影响骨质代谢,加重骨质疏松。
5. 过敏反应:部分人对封闭针中的药物成分过敏,注射后可能迅速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慌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危及生命,需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如需打封闭针,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治疗后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康复,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