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因素引发,有多种治疗方法。
一、鼻窦炎鼻息肉的原因:
1. 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鼻腔和鼻窦,引发炎症,长期炎症刺激可促使鼻息肉形成。如常见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引发鼻窦炎,炎症反复刺激鼻黏膜,增加鼻息肉发病几率。
2. 过敏因素: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处于高敏状态,反复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持续充血、水肿,逐渐形成鼻息肉,同时也会加重鼻窦炎症状。
3. 解剖因素:鼻窦开口堵塞、鼻中隔偏曲等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影响鼻窦的引流和通气,导致分泌物潴留,引发炎症,进而诱发鼻息肉。
4.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基因可能影响鼻腔鼻窦黏膜的免疫功能和结构,使其更易发生鼻窦炎和鼻息肉。
2.鼻窦炎鼻息肉的建议
1. 药物治疗: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黏膜炎症和水肿;口服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应用黏液促排剂促进鼻窦分泌物排出;还可使用抗组胺药缓解过敏症状。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鼻息肉较大严重影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如鼻内镜手术,能精准切除鼻息肉,改善鼻窦引流。
3. 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清除鼻腔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炎症。
治疗后要注意定期复查,让医生了解鼻腔恢复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严格按医嘱用药和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