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宝宝晚上睡不好且有鼻塞,可能是鼻腔分泌物堵塞、腺样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腔异物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清理鼻腔、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鼻腔分泌物堵塞:宝宝鼻腔相对狭窄,鼻黏膜血管丰富,当分泌物增多时易堵塞鼻腔导致鼻塞影响睡眠。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婴儿专用吸鼻器轻轻吸出;也可在宝宝睡前用温热毛巾敷鼻根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鼻塞。
2.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在儿童时期会生理性增生,若过度肥大可堵塞后鼻孔,引起鼻塞、睡眠不安等。症状较轻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鼻渊通窍颗粒,减轻腺样体炎症和肿胀;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3.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塞。可让宝宝多休息、多饮水。若为病毒感染,一般可自愈;若合并细菌感染,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可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鼻塞等症状。
4. 过敏性鼻炎: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出现过敏反应,导致鼻塞、流涕等。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过敏症状,缓解鼻塞。
5. 鼻腔异物:宝宝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可引起鼻塞。不要自行盲目掏取,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在鼻内镜下将异物取出。
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于干燥;注意宝宝鼻腔卫生,教会宝宝正确擤鼻;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