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孩子耳朵出现分泌物,可能是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积液、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清理耵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耵聍分泌过多:一个月孩子耵聍腺分泌旺盛,若排出受阻就会导致耵聍积聚。对于较软的耵聍,可使用婴儿专用的细棉棒轻轻在外耳道清理;若耵聍较硬,不可强行清理,需就医,医生会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待其软化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将其清除。
2. 外耳道湿疹:多因过敏等因素引起。应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地奈德乳膏抗炎,涂抹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孩子娇嫩皮肤。
3. 外耳道炎:常因细菌感染所致。要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污水进入。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进行抗感染治疗,按说明书正确滴耳,保证药物充分作用于患处。
4. 中耳积液: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有关。若积液较少,部分可自行吸收;若积液较多,影响听力等,可能需要在医生操作下进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切开置管术。
5.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感染初期,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罗红霉素颗粒抗感染,若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待炎症控制后择期手术切除瘘管。
日常要注意保持孩子耳部清洁,避免随意挖耳,喂奶时注意姿势防止奶液流入耳朵。若耳部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