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烧 37.2℃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剧烈运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暑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节环境温度、适当休息、抗感染、调节免疫、解暑降温等。
1. 环境温度过高:若所处环境温度过高、衣物穿着过多,会影响散热导致体温略升高。此时应调节室内温度至 22 - 26℃,适当减少宝宝衣物,利于散热,一般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2. 剧烈运动:宝宝剧烈活动后,身体产热增加,体温可能出现暂时性升高。让宝宝安静休息,适量饮用温水,待身体代谢平稳后,体温会慢慢降至正常范围。
3. 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是常见原因。病毒感染如感冒,可遵医嘱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同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儿急疹等,除低烧外可能伴有皮疹等症状。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可遵医嘱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羚羊角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帮助退热,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5. 中暑: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易中暑导致低烧。应迅速将宝宝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适量饮用淡盐水。
日常要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情况,保证充足睡眠与营养摄入,根据天气合理增减衣物,若持续低烧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