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恶心可能是喂养不当、消化不良、胃肠感染、咽喉刺激、过敏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喂养方式、促进消化、抗感染、缓解咽喉不适、规避过敏原等。
1. 喂养不当:一岁半宝宝胃肠功能尚不完善,若一次进食过多、过快,或进食过程中吸入较多空气,都可能引发恶心。应合理控制宝宝每餐食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减慢进食速度,避免进食时嬉戏打闹,喂奶后适当竖抱拍嗝,帮助排出胃内空气。
2. 消化不良:宝宝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饮食结构突然改变、食用过多油腻或不易消化食物,易导致消化不良而恶心。可适当减少进食量,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遵医嘱用药,如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颗粒、复方胃蛋白酶散,促进消化。
3. 胃肠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胃肠道,引起炎症,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餐具定期消毒。若为细菌感染,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抗感染;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对症治疗即可。
4. 咽喉刺激:宝宝咽喉部较为敏感,如受到痰液、异物刺激,或患有咽炎等疾病,会引发恶心。鼓励宝宝多喝温水,稀释痰液。若有异物,及时就医取出。咽炎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西瓜霜含片、咽扁颗粒缓解症状。
5. 过敏:宝宝接触或食用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反应,累及胃肠道时可出现恶心症状。仔细观察宝宝接触的食物、物品等,确定过敏原后尽量规避。症状严重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抗过敏。
日常要注意宝宝饮食规律和卫生,根据年龄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观察宝宝症状变化,若恶心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