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半个月的孩子发烧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脱水、感染、捂热综合征、颅内病变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环境温度、补充水分、抗感染、散热、治疗原发疾病等。
1. 环境温度过高:若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或包裹过厚,会使孩子散热困难而发烧。此时应调整室内温度在 22 - 24℃左右,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和包裹,利于散热,一般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2. 脱水:孩子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等,可引起脱水热。要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喂服温开水。若脱水严重,需遵医嘱静脉补液,常用药物有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
3. 感染:常见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感染等。呼吸道感染可遵医嘱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阿莫西林颗粒;消化道感染可遵医嘱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头孢克肟颗粒;泌尿系统感染可遵医嘱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呋喃妥因肠溶片、三金片。同时要保证充足奶量摄入。
4. 捂热综合征: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导致。应尽快解开孩子衣物,移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散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5. 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脑膜炎等。这种情况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完善头颅 CT、脑脊液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如止血、抗感染等。
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合理喂养,避免过度保暖或包裹。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若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