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婴儿吃饱打嗝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婴儿在进食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吸入一些空气。由于婴儿的胃部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松弛,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相对紧张。当胃部被食物充满,同时又有空气积聚时,胃部压力增加,就容易引起膈肌痉挛,从而导致打嗝。
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也尚未成熟,对膈肌的控制能力较弱。即使是少量的空气刺激,也可能引发膈肌的突然收缩,进而出现打嗝的情况。而且婴儿进食时可能比较急切,吞咽动作不协调,这也会增加吸入空气的几率,使得打嗝更为频繁。
在日常生活中,为减少婴儿吃饱后打嗝的情况,喂奶时要注意姿势,尽量让婴儿身体呈45度左右倾斜,这样可使奶液顺利流入胃内,减少空气吸入。喂奶后要将婴儿竖抱,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如果婴儿打嗝频繁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呕吐、哭闹不止等,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