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与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说话是有可能被传染的。
冠状病毒性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当患者说话时,会从口腔和鼻腔喷出带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如果距离较近,健康人很容易吸入这些带有病毒的飞沫,从而导致感染。而且,即使保持一定距离,飞沫也可能会落在周围的物体表面,若健康人接触了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再用手触摸口鼻等部位,也有感染的风险。
病毒在不同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和传播能力也有所不同。在相对封闭、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病毒传播的几率会增加;而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病毒传播的风险会相对降低。同时,个体的免疫力也会影响是否被感染,免疫力较强的人可能相对不容易被感染,而免疫力较弱的人则更容易成为病毒的侵袭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与他人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做好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