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狂犬病主要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毒通常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人体,或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患病动物的唾液和分泌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在人与人之间,病毒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播途径。人体的皮肤和黏膜是一道重要的防线,正常情况下能有效阻挡病毒的入侵。而且,人与人日常的接触,如握手、交谈、拥抱等,都不会使狂犬病病毒有机会进入他人身体。
即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器官移植,如果供体是狂犬病病毒感染者,受体接受移植后有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另外,理论上如果破损皮肤接触到狂犬病患者的唾液等含有病毒的体液,也存在感染可能,但实际中这种情况发生概率极低。
在日常生活中,无需过度担忧狂犬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不过,对于狂犬病的预防仍不可掉以轻心。要避免接触来历不明的动物,特别是流浪动物。若不慎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及时前往医院处理伤口,并按医生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