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活动性乙型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
活动性乙型肝炎意味着乙肝病毒在体内处于活跃复制状态,此时病毒大量存在于血液、体液等中。当健康个体接触到含有足够数量乙肝病毒的这些体液时,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到患者的血液,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制品,与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以及性接触等途径,都存在感染风险。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之一,患有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与病毒载量密切相关,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通常较高,也就增加了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不过,并非接触了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就一定会被感染,若自身具备足够的乙肝表面抗体,可有效抵御病毒入侵。
日常生活中,与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正常的生活接触,如共同就餐、握手、拥抱等通常不会传染。但为了预防感染,未感染且无抗体者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发展,降低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