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得了结核病可通过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心理干预、定期产检监测、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1. 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规范用药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病菌。孕妇得了结核病,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乙胺丁醇片,这些药物能从不同机制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繁殖,控制病情发展,防止结核菌进一步扩散,减少对孕妇身体及胎儿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2. 营养支持治疗:孕妇本身对营养需求较高,患结核病后身体消耗更大。加强营养能增强孕妇抵抗力,有助于抗结核菌。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适当摄入坚果等补充微量元素,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和营养物质,提升机体免疫力,辅助结核病治疗。
3. 心理干预:孕妇得知患结核病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及免疫系统,不利于结核病治疗。通过家人陪伴、医护人员心理疏导,让孕妇保持积极心态,能使身体处于较好的应激状态,有利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稳定,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病情好转。
4. 定期产检监测:孕妇患结核病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定期产检能及时了解胎儿生长情况。通过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结构和发育指标,进行唐筛、无创 DNA 检测等排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监测孕妇身体各项指标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母婴安全。
5. 必要时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如出现结核性空洞、严重的肺部并发症等情况时,手术可直接去除病灶。对于孕妇结核病患者,在合适的孕周,经过多学科评估后进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减少结核菌在体内的病灶,缓解病情,为后续治疗创造更好条件,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和操作。
孕妇患结核病治疗期间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居住环境保持通风良好。饮食上遵循营养均衡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及时反馈身体状况,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