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的表现有黄疸、肝性脑病、出血倾向、腹水、感染等。
1. 黄疸: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使得胆红素在体内蓄积,黄疸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全身皮肤呈深黄色,且可伴有皮肤瘙痒症状。
2. 肝性脑病: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代谢紊乱,毒性物质不能正常代谢清除,进而影响大脑功能。患者可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从轻度的烦躁、睡眠颠倒,到严重时昏迷不醒。
3. 出血倾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同时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患者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4. 腹水: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漏入腹腔形成腹水。患者腹部膨隆,可伴有腹胀、腹痛等不适。
5. 感染:肝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可出现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相应感染症状。
肝功能衰竭病情严重,日常需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饮食上要营养均衡,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同时,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各项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