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七项包括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等。
1.免疫球蛋白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多种活性,能通过胎盘,对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意义,其水平变化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及多种疾病情况。
2.免疫球蛋白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分泌型IgA是黏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抗体,在胃肠道、呼吸道等黏膜防御中起关键作用,其含量异常与黏膜相关疾病有关。
3.免疫球蛋白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也是抗原刺激后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抗体,其升高常见于感染早期。
4.补体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参与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其水平变化对多种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
5.补体C4:也是补体系统的重要成分,在补体激活、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作用,其含量改变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抗链球菌溶血素O:是机体针对A族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抗体,常用于辅助诊断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如风湿热等。
7.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但其特异性不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出现阳性。
进行免疫七项检查后,若结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以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降低疾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