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
1. 光照疗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状。光照时需用黑色眼罩保护双眼,会阴、肛门部位用尿布遮盖,其余部位充分暴露进行照射。
2. 药物治疗:遵医嘱用药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熊去氧胆酸胶囊,这些药物可促进胆红素代谢,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胆汁排泄,从而缓解黄疸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
3. 换血疗法:对于严重黄疸,尤其是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时采用。通过换血可迅速换出患儿血中大量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但换血疗法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4. 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热量和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等,为机体提供良好内环境,利于肝脏功能恢复和胆红素代谢。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变化。
5. 手术治疗:针对某些因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外科疾病导致的黄疸,需通过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胆汁正常排泄途径,从而达到治疗黄疸目的。手术时机和方式需根据具体病情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
黄疸患者日常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肝功能、胆红素等指标,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