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发作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休息与关节保护、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痛风发作时,遵医嘱服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碳酸氢钠片,可有效缓解症状。秋水仙碱能抑制白细胞趋化,减轻炎症反应;依托考昔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止痛抗炎;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降低尿酸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引发的疼痛与炎症。
2. 饮食控制:痛风发作与体内尿酸水平密切相关。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可减少尿酸生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在 2000ml 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液中尿酸浓度,减轻对关节等部位刺激,缓解痛风发作症状。
3. 休息与关节保护:痛风发作时关节疼痛剧烈,此时让受累关节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可防止关节进一步损伤。同时做好关节保暖,避免受寒,因寒冷可能诱发痛风发作或加重疼痛。适当固定关节,减少关节摩擦,利于缓解疼痛与炎症。
4. 物理治疗:在痛风发作早期,可采用冷敷的方式,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疼痛关节处,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数次。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减轻疼痛与肿胀。缓解期可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
5. 手术治疗:对于痛风石较大,影响关节功能,或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反复急性发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痛风石,解除对关节等组织的压迫,改善关节功能。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后进行。
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适当运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过度劳累。定期监测尿酸水平,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原则,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以减少痛风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