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长褥疮脚肿的原因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感染扩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1.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长期卧床使得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褥疮部位周围血液流通不畅,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导致脚部出现肿胀情况。
2. 感染扩散:褥疮一旦发生,皮肤完整性被破坏,细菌容易侵入并大量繁殖引发感染。当感染扩散至周围组织,炎症因子刺激会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导致脚部肿胀。
3. 营养不良: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若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问题,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会影响组织的正常代谢和修复,使得皮肤及皮下组织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褥疮,同时也可能因营养缺乏导致脚部水肿。
4. 低蛋白血症:多种原因可导致老人体内蛋白质水平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不仅会加重褥疮的发生发展,还会表现为脚部等部位的水肿。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人活动量少,血液流动缓慢,加上褥疮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阻碍静脉血液回流,从而造成脚部肿胀。
日常需注意定期帮助老人翻身,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鼓励老人适当活动肢体等,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医嘱治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