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肝可通过肝脏影像学表现、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来判断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
1. 肝脏影像学表现:轻度脂肪肝在超声检查时,肝脏回声轻度增强,血管纹理仍清晰;中度脂肪肝肝脏回声明显增强,前场回声细密,后场回声衰减,血管纹理欠清晰;重度脂肪肝肝脏回声显著增强,后场回声明显衰减,血管纹理模糊不清。CT检查中,轻度脂肪肝肝脏密度轻度降低,仍高于脾脏;中度脂肪肝肝脏密度进一步降低,与脾脏密度相近;重度脂肪肝肝脏密度低于脾脏。
2. 肝功能指标: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或仅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中度脂肪肝肝功能指标有较明显变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可升高至正常上限的2-5倍,同时可能伴有胆红素、血脂等指标异常;重度脂肪肝肝功能损害严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可大幅升高,超过正常上限5倍以上,还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
3. 临床症状:轻度脂肪肝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偶尔感到右上腹不适或轻微胀痛;中度脂肪肝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右上腹隐痛、腹胀、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重度脂肪肝症状更为严重,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可能出现黄疸,即皮肤和巩膜发黄,以及肝掌、蜘蛛痣等体征。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等指标,若有异常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