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是静脉炎中多发的一种,一旦发病损害到下肢健康,容易引发下肢水肿、疼痛等不适的症状,甚至会影响到下肢的正常活动。生活中应当注意下肢静脉健康,当下肢出现红肿或是疼痛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治疗,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呢?

1.外用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适用于轻症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可结合患者下肢静脉受损的程度选用肝素钠乳膏来治疗,可起到消肿、止痛的疗效。本品是外用药膏,每天涂抹2-3次,直接将药膏涂抹在发病部位即可。少数患者会产生皮肤刺激症状,比如烧灼感或是过敏反应等,皮损严重时及时停药。
2.一般治疗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处在早期时应当卧床休息,可以减轻疼痛不适的表现,促使血栓与血管内膜黏紧,可预防脱落情况的发生。患者的足及趾部适当活动,必要时适当抬高患肢,有利于下肢的静脉回流,但抬高的位置应当高于心脏水平,使膝关节可处在放松的屈曲位。
3.中医方剂治疗
中医方面将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分为不同的类型,针对脉络湿热型的患者应当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主,可遵医嘱服用五神汤加减治疗。方剂药物有金银花、车前子、紫花地丁、茯苓、丹参等,对于下肢肿胀严重的患者需加用苍术、泽泻等药物,从而起到利湿、消肿的疗效。
上述介绍了三种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措施,我们要关注自身的健康,注意下肢静脉的变化,出现下肢水肿、疼痛症状时,需要小心该病的发生,重视疾病的治疗工作。早期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规范使用治疗药物,且要加强下肢部位的护理,患者不宜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