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一般会影响血常规。肾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发生病变时,身体内环境会改变,进而影响血液中的各类细胞成分。血常规主要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肾病会使这些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肾脏具有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当肾病发生,肾功能受损,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会在体内蓄积,影响骨髓的造血微环境,抑制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贫血,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会降低。
同时,肾病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紊乱,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会出现变化。比如在炎症反应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另外,肾病还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的数量或功能异常,反映在血常规上就是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改变。
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肾病,对血常规的影响也有所差异。急性肾病可能在短期内导致血常规指标快速变化,而慢性肾病随着病情进展,血常规异常会逐渐明显且持续存在。
日常生活中,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劳累等,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以延缓肾病进展,减少对血常规等各项指标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