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通常会导致高血压。肾脏在人体中承担着调节水盐平衡、分泌肾素等重要功能。当发生肾炎时,肾脏功能受损,会引起体内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一系列变化,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肾炎引发高血压的机制较为复杂。一方面,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使得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盐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大,血压随之上升。另一方面,肾实质受损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促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也会造成血压升高。
长期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而且,不同类型的肾炎导致高血压的概率和程度可能有所差异。急性肾炎患者部分可出现一过性高血压,随着病情缓解血压可能恢复正常;慢性肾炎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往往呈持续性。
对于肾炎合并高血压的情况,日常要格外关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水钠潴留;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同时,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