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发热 37.2℃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发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多种因素都可能引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但发热并非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有表现。普通感冒、流感、细菌感染等多种疾病同样可能导致体温升高至 37.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症状具有多样性,除发热外,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这些症状也并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独有,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判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不能仅依据发热这一单一症状,还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比如是否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是否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等。最终明确诊断通常需要依靠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若出现发热 37.2℃的情况,建议做好个人防护,多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